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软考培训 > 正文 >
阅读攻略 项目介绍

软考法律法规实施条例

2023-05-24 15:44:36 阅读: 0 来源:佚名
计算机软考报名条件有哪些
报名条件
根据《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第八条相关规定:
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各项法律,恪守职业道德,具有一定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的人员,均可根据本人情况,报名参加相应专业类别、级别的考试。
因此,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报名条件不设学历与资历条件、年龄以及专业等限制,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选择合适的级别合适的资格进行报考。
注:每次考试个人只允许报考一种资格。

报考方式
根据《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实施办法》第八条相关规定:
符合《暂行规定》(即《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暂行规定》)第八条规定的人员,由本人提出申请,按规定携带身份证明到当地考试管理机构报名,领取准考证。凭准考证、身份证明在指定的时间、地点参加考试。
各地的报名办法由考生报考所在地的当地考试机构决定。考生相关报考费用标准由当地物价部门核准。
考生报名方式主要分为:网上报名与考生本人到指定地点报名两种。
具体各地报名方式可参考本网站 各地考试机构 栏目
注:报名时依据的身份证明包括:居民身份证、军人的证件、护照、户口本等。
软考,有什么条件限制吗
软考报名条件是无学历、专业、工作经验等要求的,自2004年以来,软考报名条件就没有变过,如果有变,可能要等到该考试相关文件修订的时候了。目前软考考试还是按照关于印发《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暂行规定》和《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实施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03〕39号)进行。
软考报名条件为:

1、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各项法律,恪守职业道德,具有一定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的人员,均可根据本人情况,报名参加相应专业类别、级别的考试;

2、获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就业的外籍人员及港、澳、台地区专业技术人员,可报名参加考试。

3、报考人员不受学历、资历、年龄的限制
根据以上报考条件的第1点可以得知:虽然软考设置有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不过我们在报考的时候是可以跨级别报考的,不用按照初级、中级、高级的顺序报考。
软考程序员考试怎么考啊? 上下午都考什么啊?
首先给你列一下程序员教材的章节!

第1章 数据结构与算法 1
1.1 算法设计概述 1
1.2 线性表 4
1.2.1 栈 6
1.2.2 队列 6
1.2.3 数组 7
1.2.4 字符串 8
1.2.5 本节例题分析 8
1.3 树和二叉树 14
1.3.1 树 14
1.3.2 二叉树 15
1.3.3 二叉排序树 17
1.3.4 最优二叉树 18
1.3.5 本节例题分析 20
1.4 图 24
1.4.1 图的基础知识 25
1.4.2 最小生成树 27
1.4.3 最短路径 27
1.4.4 本节例题分析 29
1.5 排序与查找 32
1.5.1 插入排序 32
1.5.2 选择排序 33
1.5.3 交换排序 33
1.5.4 归并排序 35
1.5.5 基数排序 35
1.5.6 顺序查找 36
1.5.7 二分法查找 37
1.5.8 分块查找 38
1.5.9 本节例题分析 38
1.6 递归法 41
1.6.1 斐波纳契数列 42
1.6.2 字典排序问题 43
1.6.3 本节例题分析 44

第2章 程序语言基础知识 53
2.1 汇编系统基本原理 54
2.1.1 机器语言与汇编语言 54
2.1.2 汇编程序 54
2.1.3 装配程序 56
2.1.4 宏指令 56
2.2 编译系统基本原理 57
2.2.1 编译概述 57
2.2.2 形式语言基本知识 58
2.2.3 词法分析 60
2.2.4 语法分析 62
2.2.5 语法制导翻译 67
2.2.6 代码生成 71
2.3 解释系统基本原理 73
2.4 程序语言的数据类型 74
2.4.1 基本数据类型 74
2.4.2 结构化数据类型 77
2.4.3 抽象的数据类型 78
2.4.4 类型和错误检查 79
2.5 程序语言的控制结构 80
2.5.1 表达式 81
2.5.2 语句间的顺序控制 82
2.5.3 过程控制 84
2.5.4 脚本语言 86
2.6 本章例题分析 87

第3章 操作系统基础知识 97
3.1 操作系统的功能、类型和层次结构 97
3.2 处理机管理(进程管理) 98
3.3 存储管理 103
3.4 设备管理 105
3.5 文件管理 107
3.6 作业管理 109
3.7 网络操作系统 110
3.7.1 网络操作系统概述 111
3.7.2 UNIX操作系统 111
3.7.3 Windows NT操作系统 112
3.8 嵌入式操作系统 113
3.8.1 嵌入式操作系统概述 113
3.8.2 常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 114
3.9 本章例题分析 116

第4章 软件开发和运行维护基础知识 127
4.1 软件工程和项目管理基础知识 127
4.1.1 软件工程基本概念 127
4.1.2 软件开发各阶段的目标和任务 128
4.1.3 软件过程基本知识 129
4.1.4 软件工程项目管理基本知识 132
4.1.5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基础知识 138
4.1.6 软件工具 140
4.1.7 软件开发环境 141
4.1.8 软件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141
4.1.9 软件开发模型 145
4.1.10 本节例题分析 147
4.2 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基础知识 154
4.2.1 结构化分析 154
4.2.2 面向对象的分析简介 156
4.2.3 系统设计的重要概念和基本原则 157
4.2.4 结构化设计 159
4.2.5 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 161
4.2.6 面向对象的设计 161
4.2.7 本节例题分析 162
4.3 程序设计基础知识 165
4.3.1 结构化程序设计及其工具 165
4.3.2 程序设计风格 167
4.3.3 面向对象设计基础知识、可视化程序设计基础知识 167
4.3.4 程序设计语言 168
4.3.5 极限编程 169
4.3.6 本节例题分析 171
4.4 程序测试基础知识 174
4.4.1 黑盒测试、白盒测试和灰盒测试基础知识 174
4.4.2 测试工作流程 176
4.4.3 本节例题分析 178
4.5 软件开发文档基础知识 181
4.5.1 软件开发规范与文档标准 181
4.5.2 本节例题分析 184
4.6 软件运行和维护基础知识 185
4.6.1 软件运行基础知识 185
4.6.2 软件维护基础知识 186
4.6.3 本节例题分析 187

第5章 数据库系统 189
5.1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特征 189
5.2 数据库模型 190
5.2.1 数据库系统的3级结构 190
5.2.2 数据库系统的3级模式 191
5.2.3 数据库系统两级独立性 192
5.3 数据模型 192
5.3.1 数据模型的分类 192
5.3.2 关系模型 193
5.3.3 E-R模型图 194
5.4 数据操作 195
5.4.1 集合运算 195
5.4.2 关系运算 196
5.5 数据库语言 199
5.5.1 数据定义 199
5.5.2 数据查询 200
5.5.3 数据更新 204
5.5.4 视图 204
5.5.5 数据控制 206
5.6 数据库的控制功能 206
5.6.1 并发控制 206
5.6.2 数据恢复 208
5.6.3 安全性 209
5.6.4 完整性 211
5.7 本章例题分析 213

第6章 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 231
6.1 多媒体技术基本概念 231
6.1.1 多媒体的概念 231
6.1.2 多媒体计算机 232
6.2 数据压缩技术 232
6.2.1 基本概念 232
6.2.2 数据压缩标准 233
6.3 图形图像 236
6.3.1 彩色基本原理 236
6.3.2 图形图像文件 237
6.4 音频 238
6.4.1 声音文件处理 238
6.4.2 声音文件类型 241
6.5 视频 242
6.6 本章例题分析 242

第7章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 249
7.1 数制及其转换 249
7.1.1 进制的表示法 249
7.1.2 进制的转换 249
7.2 数据的表示 250
7.2.1 原码、反码、补码、移码 250
7.2.2 定点数和浮点数 251
7.2.3 文字符号的编码 252
7.2.4 校验码概述 256
7.2.5 奇偶校验 256
7.2.6 海明码和恒比码 257
7.2.7 循环冗余校验码 258
7.3 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259
7.3.1 计算机中二进制数的运算方法 259
7.3.2 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和逻辑表达式的化简 260
7.4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63
7.4.1 硬件和软件 263
7.4.2 计算机语言 264
7.4.3 冯•诺依曼结构 265
7.5 计算机类型和特点 265
7.6 中央处理器CPU 266
7.6.1 CPU的组成 266
7.6.2 时序产生器和控制方式 268
7.6.3 计算机的分类 269
7.6.4 指令系统 271
7.6.5 处理器性能及评价 272
7.7 输入/输出及通信设备 273
7.7.1 输入/输出设备一览 273
7.7.2 输入/输出控制器 274
7.7.3 外设的识别 275
7.7.4 外设的访问 275
7.7.5 常见输入/输出接口 280
7.7.6 总线 281
7.8 存储器系统 283
7.8.1 存储器基本概念 283
7.8.2 主存储器 284
7.8.3 辅助存储器 285
7.8.4 Cache存储器 290
7.9 本章例题分析 294

第8章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315
8.1 Windows基本操作 315
8.1.1 桌面环境的认识 315
8.1.2 窗口的基础知识 316
8.1.3 文件基本操作 317
8.1.4 Windows的基本操作 319
8.2 办公自动化 322
8.2.1 Word基本操作 322
8.2.2 Excel基本操作 327
8.3 上网基础操作 334
8.3.1 收发电子邮件 334
8.3.2 IE浏览器的使用 337
8.3.3 Outlook的使用 340
8.4 本章例题分析 342

第9章 信息安全与系统性能指标 347
9.1 数据安全与保密 347
9.1.1 数据加密算法 347
9.1.2 身份认证技术 349
9.1.3 信息网络安全协议 351
9.1.4 防火墙技术 353
9.1.5 访问控制 354
9.2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356
9.2.1 病毒的定义 356
9.2.2 病毒的特征 357
9.2.3 病毒的分类 358
9.2.4 病毒的发展趋势 359
9.2.5 病毒攻击的防范 359
9.3 计算机木马的防治 361
9.3.1 木马的定义 361
9.3.2 木马的特征 361
9.3.3 木马的功能 362
9.3.4 木马的分类 362
9.3.5 木马的防范 363
9.3.6 木马的清除 364
9.4 系统性能指标 364
9.4.1 几个基本概念 364
9.4.2 性能评价的常用指标及方法 365
9.5 本章例题分析 367

第10章 网络基础知识 371
10.1 网络的功能、分类与组成 371
10.1.1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371
10.1.2 按工作模式分类 373
10.1.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374
10.2 网络协议与标准 379
10.2.1 OSI网络层次模型 379
10.2.2 局域网协议 384
10.2.3 广域网协议 387
10.2.4 联网协议 389
10.3 网络结构与通信 389
10.3.1 总线形拓扑结构 390
10.3.2 星形拓扑结构 390
10.3.3 环形拓扑结构 391
10.3.4 其他拓扑结构 391
10.3.5 拓扑结构的选择 392
10.4 三层结构 392
10.4.1 主机模式 392
10.4.2 客户/服务器模式 392
10.4.3 三层结构与BPS模式 393
10.5 Internet和Intranet初步 395
10.5.1 Internet网络协议 395
10.5.2 Internet应用 398
10.5.3 Intranet初步 400
10.6 本章例题分析 400

第11章 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 413
11.1 著作权法及实施条例 413
11.1.1 著作权法客体 413
11.1.2 著作权法主体 414
11.1.3 著作权 414
11.2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415
11.2.1 条例保护对象 416
11.2.2 著作权人确定 416
11.2.3 软件著作权 416
11.3 商标法及实施条例 417
11.3.1 注册商标 418
11.3.2 注册商标专用权保护 418
11.3.3 注册商标使用的管理 418
11.4 专利法及实施细则 419
11.4.1 专利法的保护对象 419
11.4.2 确定专利权人 419
11.4.3 专利权 420
11.5 反不正当竞争法 421
11.5.1 什么是不正当竞争 421
11.5.2 商业秘密 422
11.6 本章例题分析 422

第12章 标准化知识 427
12.1 标准化概述 427
12.2 标准的层次 429
12.3 标准的编码 431
12.4 标准化机构 434
12.5 信息安全标准 435
12.5.1 国际信息安全等级标准 435
12.5.2 国际信息技术安全标准 436
12.5.3 中国的信息安全标准 438
12.6 软件开发规范和文档标准 439
12.7 ISO 9000标准 439
12.7.1 2000版ISO 9000族标准的总体结构 439
12.7.2 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主要特点 440
12.8 本章例题分析 441

第13章 计算机专业英语 447
13.1 综述 447
13.2 试卷分析 447
13.3 例题详解 448
13.4 阅读素材 467
13.5 计算机专业英语词汇及缩略语精选 470
13.5.1 常见计算机词汇 471
13.5.2 常见计算机缩略语 476

第14章 信息化基础知识 481
14.1 信息与信息化 481
14.1.1 信息的定义及其特性 481
14.1.2 信息化 482
14.1.3 信息化对组织的意义 483
14.1.4 组织对信息化的需求 484
14.2 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 485
14.2.1 政府信息化的概念、作用及意义 485
14.2.2 我国政府信息化的历程和策略 486
14.2.3 电子政务的概念、内容和技术形式 488
14.2.4 电子政务的应用领域 490
14.2.5 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模式和技术模式 491
14.3 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 493
14.3.1 企业信息化的概念、目的、规划、方法 493
14.3.2 企业资源规划(ERP)的结构和功能 496
14.3.3 客户关系管理(CRM)在企业的应用 499
14.3.4 商业智能(BI) 502
14.3.5 电子商务的类型、标准 504
14.4 信息资源管理 506
14.5 信息化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 508
14.6 本章例题分析 509

第15章 信息系统基础知识 511
15.1 信息系统 511
15.1.1 信息系统的概念 511
15.1.2 信息系统的功能 512
15.1.3 信息系统的类型 514
15.1.4 信息系统的发展 515
15.2 信息系统建设 518
15.2.1 信息系统建设的复杂性 518
15.2.2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519
15.2.3 信息系统建设的原则 520
15.2.4 信息系统开发的方法 521
15.3 本章例题分析 524

上午题基本上就是考一些基础的知识,如果你是学计算机专业的话,上午题很容易的。

下午题的话,主要就是一些编程的题目,一般有两种语言可以选择:java或者C、C++。

另外附一套模拟考试的题目,你自己可以去了解一下。
http://hi.baidu.com/lxyrose/blog/item/4feb76fa223b581d6c22eb37.html
法律中实施条例是什么意思?具有法律效力吗?
实施条例是对法律的一个具体规定!具有法律效力。


1、条例是法的表现形式之一。一般只是对特定社会关系作出的规定。条例是由国家制定或批准的规定某些事项或某一机关组织、职权等规范性的法律文件,也是指团体制定的章程。它具有法的效力,是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是从属于法律的规范性文件,人人必须遵守,违反它就要带来一定的法律后果。


2、条例所作的规定和要求比较原则、概括,所属单位在具体执行时可依据工作的实际需要制订适合各自情况的实施细则或办法。在中国,有些只规定某一类事项的法律称“条例”。

3、法律法规,分三个层级:一是法律,二是条例,三是规范性操作制度(规范性文件)。由于它们的产生的过程与颁发实施的机关不同,所以法理地位和效力也就不同。

4、就是法律的实施细则,使法律可以具体执行。

5、一般的法律规定比较原则,如果按照法律做需要具体的细则、说明。

6、人大常委会的条例就是法律,国务院的条例就是行政法规,虽然不是真正意义的法律,也属于二级法律。
一部法律,它的“法”、“实施条例”、“行政法规”是什么区别?...

法律是最高等级的,是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实施条例是法规等级的,效力低于法律,是法律的细化。是国务院通过的。行政法规与实施条例一个级别。

行政规章是部门级别的,法律效力低于行政法规,自然也低于法律。是各部委,各部门颁布的。

所以,效力来说:法律最好,法规次之,规章再次之,再后面就是各单位发布的文件了。


实施条例跟招标投标法有什么区别,区别在哪?
招标投标法是上位法,实施条例是下位法;招标投标法是旧法,实施条例是新法。 实施条例是在招标投标法的条文范围内,由国务院颁布的对招标投标法进行细化的、更具有操作性的法规。 例如:招标投标法规定:串通投标无效,实施条例就明确了哪些行为属于串通投标行为。
立即咨询答疑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官方微博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精品考试课程

  • PMP考试培训 特训PMP®考试培训

    可能关注:报考条件,备考策略,报考流程

    课程名称:PMP项目管理认证

    获取学习资料
  • Acp考试培训 热门Acp考试培训

    可能关注:新版考纲,经验分享,报考知识,含金量

    课程名称:敏捷项目管理认证

    获取学习资料
  • Npdp考试培训 热门Npdp考试培训

    可能关注:报考条件,学习内容,上课方式,含金量

    课程名称:产品经理国际资格认证

    获取学习资料
  • 软考直播课 热门软考直播课(中、高级)

    适合对象:项目主管,企业中高层,部门经理,工程师

    好处优势:职称评定、升职加薪;户籍加分,扎根落户

    获取学习资料

PMP培训学习资料获取

PMP报考条件是什么?

考试难度了解,学习计划制定,报考条件及费用

来电了解 ☏ 138-1158-4615>
PMP考试收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