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距离2020年软考考试越来越近了,相信各位准考生都在进行紧张的复习备考,其中有位系统规划与管理师的考生小伙伴反应,自己总是抓不到考试考点,感觉总是不踏实,感觉考试很虚,特别是信息技术知识内容,为此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软考系统规划与管理师易考考点归纳:信息技术知识,希望对各位在此方面找不到复习重点的考生有所帮助。
软件工程
是指应用计算机科学、数学系管理科学等原来,以工程化的原则和方法来解决软件问题的工程,其目的是提高软件生产率、提高软件质量、降低软件成本。
三要素
方法:是指完成软件开发的各项任务的技术方法
工具:是指为运用方法而提供的软件工程支撑环境
过程:是指为获得高质量的软件所需要完成的一系列任务的框架
软件开发模型/方法
瀑布模型
是将软件生存周期中的各个活动规定为依线性顺序连接的若干个阶段的模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运行与维护。它规定了由前至后、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以项目阶段评审和文档控制为手段有效地对整个开发过程进行指导;
其优点是:容易理解,管理成本低;强调开发的阶段性早期计划及需求调查和产品测试;
其缺点是:客户必须能够完整、正确、清晰地表达他们的需要;在开始的2~3个阶段中,很难评估真正的进度状态;当项目结束时,出现大量的集成和测试工作;直到项目结束之前,都不能演示系统的能力;需求或设计中的错误往往只有到了项目后期才能够被发现,对项目风险控制能力较弱,从而导致项目常常延期完成,开发费用超出预期。
V模型
是瀑布模型的一个变体,描述了质量保证活动和沟通、建模相关活动以及早期构建相关的活动之间的关系。
其特点是:将测试分级,并且与开发阶段对应
其优点是:纠正了不重视测试阶段重要性的错误认识,将测试分等级,并和前面的开发阶段对应起来;
其缺点是:仍将测试作为一个独立的阶段,并没有提高模型抵抗风险的能力;
原型模型
基本思想是:凭借着系统分析人员对用户要求的理解,在软件环境支持下,快速地给出一个实实在在的模型(或称为原型、雏形),然后与用户反复协商修改,最终形成实际系统
原型:是预期系统的一个可执行版本,反映了系统性质的一个选定的子集。一个原型不必满足目标软件的所有约束,其目的是能快速、低成本地构建原型。
其优点是:利于增加软件人员和用户对系统需求的理解;原型的最终版本可作为产品或者最终系统的一部分;
其缺点是:文档容易被忽略;建立原型的许多工作被浪费;项目难以规划和管理。
增量模型
融合了瀑布模型的基本成分和原型实现的迭代特征,假设可以将需求分段为一系列增量产品,每一增量可以分别开发。
其特点:第1个增量往往是核心产品;客户对每个增量的使用和评估都作为下一个增量发布的新的特征和功能;增量模型强调每一个增量均发布一个可操作的产品;
其优点是:具有瀑布模型的所有优点;第一个可交付版本所需要的成本和时间很少;开发由增量表示小的系统所承担的风险不大;由于很快发布第一个版本,因此可以减少用户需求的变更;运行增量投资,即在项目开始时,可以仅对一个或两个增量投资。
其缺点是:如果没有对用户的变更要求进行规划,那么产生的初始增量可能会造成后来增量的不稳定;如果需求不像早期思考的那样稳定和完整,那么一些增量就可能需要重新开发,重新发布;管理发生的成本、进度和配置的复杂性可能会超出组织的能力。
螺旋模型
采用一种周期性的方法来进行系统开发,结合原型方法和瀑布模型;每一周期都包括制定计划、风险分析、实施工程和评审4个阶段,进行迭代
其优点是:客户始终参与,和管理层有效地交互;强调风险分析,使得开发人员和用户对每个演化层出现的风险有所了解。
其缺点是:需要具有相当丰富的风险评估经验,在风险较大的项目开发中,如果未能够及时标识风险,势必造成重大损失;过多的迭代次数会增加开发成本,延迟提交时间。
喷泉模型
是一种以用户需求为动力,以对象作为驱动的模型,适合于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使软件开发过程自下而上周期的各阶段是相互迭代和无间隙的特性。
其优点是:模型的各个阶段没有明显的界限,开发人员可以同步进行开发;是可以提高软件项目开发效率,节省开发时间,适应于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过程;
其缺点是:由于喷泉模型在各个开发阶段是重叠的,因此在开发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开发人员,因此不利于项目的管理;此外这种模型要求严格管理文档,使得审核的难度加大,尤其是面对可能随时加入各种信息、需求与资料的情况。
统一过程(UP,Unified Process)
是一种以用例驱动、以体系结构为核心、迭代及增量的软件过程模型,由UML方法和工具支持,广泛应用于各类面向对象项目。典型代表:RUP是由Rational公司开发并维护,和一系列软件开发工具紧密集成。RUP蕴含了大量优秀的实践方法,如:迭代式软件开发、需求管理、基于构件的构架应用、建立可视化的软件模型、软件质量验证、软件变更控制等。
在UP中过程被划分为4个阶段,初始阶段、细化阶段、构造阶段、移交阶段。
角色:描述某个人或者一个小组的行为与职责。RUP预先定义了很多角色。
活动:是一个有明确目的的独立工作单元。
工件:是活动生成、创建或修改的一段信息。
以上就是软考系统规划与管理师易考考点归纳:信息技术知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正在备考的你有所帮助,小编认为,适当软考中级职称考试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考生再复习备考的同时,也学习掌握的技巧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呢,最后预祝各位考生都能顺利通关,金榜题名。
文章来源:https://wenda.hqwx.com/article-42044.html
软考综合计算题历年考试知识点分布及内容详解
2022年的软考即将在十一月开始下半年的考试,在考试中,计算题的考试内容往往难度都偏高,同时分值占比也相当大,下面我就将为大家带来软考综合计算题历年考试知识点分布及内容详解,即将参加考试的小伙伴们快和我一起来本文中看看吧!
简述
综合部分66-70题基本上是最近几年的计算题(至少5分)
案例分析中的第二题也基本上是最近几年的计算题(20分-30分)
两部分分值都不低
我根据历年真题做出以下分析,
综合部分分值分布
2019年上半年:共8道计算题,9分
2018年下半年:共5道计算题,6分
2018年上半年:共7道计算题,9分
2017年下半年:共7道计算题,12分
2017年上半年:共7道计算题,8分
知识点分布
1.关键路径相关题目,属于必考题共5次全部都考了,总分数2分/次
(1)总浮动时间(2次)
(2)项目工期(5次)
(3)关键路径(1次)
2.线性规划计算(求极值),属于必考题,共考了4次,总分数1-2分/次
3.决策树(EMV)分析,共考了3次,1分/次
4.挣值计算,属于必考题,共考了4次,总分1-3分/次
5.沟通渠道数量,共考了2次,总分1分/次
6.静态投资和动态投资回收期,共考了2次,总分1分/次
7.成本基准,总预算,共考了2次,1-2分/次
8.最小生成树,1次
9.投资回报率,1次
10.净现值,1次
11.概率计算,1次
12.赶工计算,1次
13.工期与人员分配,1次
14.函数模型,1次
15.三点估算,1次
16.路径最大流量,1次
17.盈亏平衡点,1次
18.寻路算法,1次
知识点部分详解
1.关键路径
(1)项目工期=关键路径时间总和
(2)关键路径:项目周期最长的路径
(3)总浮动时间:非关键路径点上的可多余支配的时间
关键路径:ADFG
项目工期=2+6+6+3=17天
c的总浮动时间=总工期-c的时间=17-(2+5+4+3)=3天
2.线性规划
一般为二元一次方程不等式解的不等式取得极值
设甲地采购X吨,乙地采购Y吨,则
0.2X+0.4Y≥16
0.5X+0.2Y≥16
则X=20,Y=30
成本=200*20+300*30=13000
3.决策树 收入与概率乘积之和
EMV=100*50%+200*20%+250*15%-500*5%-50=52.5
4.挣值计算为中级必考题,高级也是必考题,这里就不详细说明了
5.沟通渠道数量=m(m-1)/2,m为人数
用公式直接得出9*(9-1)/2=36
6.静态投资和动态投资回报期
静态投资回收期=(3-1)+(-35000+19000+8500)/10000=2.75
动态投资回收期=(4-1)+(-35000+(20000-1000)*0.91+(10000-1500)*0.83+(12000-2000)*0.75)/9520=3.4
7.成本基准,总预算
成本基准:不算管理储备40+4=44
总预算:40+4+2=46
8.净现值分析
净现值(NPV)=净现金*折现系数
折现系数=1/[(1+折现率)的n次方],n代表年数
方案A的NPV=14000*(1/(1+10%))+19000*(1/(1+10%)2)=28429.74
方案B的NPV=23000*(1/(1+10%))+20000*(1/(1+10%)2)=20909.09+16528.92=37438.01
方案C的NPV=18000*(1/(1+10%))+24000*(1/(1+10%)2)=36198.34
方案D的NPV=21000*(1/(1+10%))+22000*(1/(1+10%)2)=37272.7273
根据计算选择B,因为B值最大
以上计算题为综合题目中出现次数较多或者较为复杂的
以下为简单计算或者出现次数较少,就不一一举例了
赶工计算
工期与人员分配
函数模型
概率计算
三点估算
路径最大流量
盈亏平衡点
寻路算法
软考时间安排
通常情况下每年会组织两次考试。上半年考试时间为5月底(第三个周六、周日),下半年考试时间为11月中旬(第二个周六、周日)
2020年计算机软考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常考点解析
【 #软考# 导语】2020年计算机软考备考正在进行中,为了方便考生及时有效的备考,那么, 的更新。
【篇一】2020年计算机软考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常考点解析:CMM模型
1、软件开发环境结构层次:宿主层、核心层、基本层、应用层。
2、CMM:软件过程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city Maturity Model)的简称,分为初始级、可重复级、已定义级、已管理级、优化级。
3、可重复级:已经建立了基本的项目管理过程,可用于对成本、进度和功能特性进行跟踪。对类似的应用项目,有章可循并能重复以往所取得的成功。从管理角度可以看到一个按计划执行的且阶段可控的软件开发过程。
4、已定义级:用于管理和工程的软件过程均已文档化、标准化,并形成整个软件组织的标准软件过程。全部项目均采用与实际情况相吻合的、适当修改后的标准软件过程来进行操作。要求制定企业范围的工程化标准,而且无论是管理还是工程开发都需要一套文档化的标准,并将这些标准集成到企业软件开发标准过程中。所有开发的项目需根据这个标准过程,剪裁出项目适宜的过程,并执行这些过程。过程的剪裁不是随意的,在使用前需经过企业有关人员的批准。
5、已管理级:软件过程和产品质量有详细的度量标准。软件过程和产品质量得到了定量的认识和控制。已管理级的管理是量化的管理。
6、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是CMM模型的最新版本。可以看做是把各种CMM集成到一个系列的模型中,也描述了5个不同的成熟度级别。运用CMMI模型管理的项目,不仅降低了项目的成本,而且提高了项目的质量与按期完成率。每一种CMMI模型都有两种表示法:阶段式和连续式。CMM是“阶段式”模型,系统工程能力模型是“连续式”模型,而集成产品开发(IPD)CMM是一个混合模型,组合了阶段式和连续式两者的特点。
7、CMM与CMMI的比较:CMMI阶段式的基本结构从CMM演变而来,但是CMMI的结构更加形式化和精致,也更加复杂;CMMI强调对需求的管理,有两个过程域说明对需求的控制,而在CMM中只有一个关键过程域对需求的管理和控制;CMMI加强了对工程过程的重视,提供更加细致的要求和指导,而CMM中却只有一个SPE关键过程来进行要求和指导;CMMI强调度量;CMMI比CMM更强调了对风险的管理。
【篇二】2020年计算机软考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常考点解析:软件构件
1、常用构件标准:COM/DCOMICOM+(Microsoft,分布式构件对象模型),CORBA(通用对象请求代理结构)和EJB(Sun公司)。功能的是CORBA,可以跨任意平台,但是太庞大;Java Bean较灵活简单,很适合于做浏览器,但运行效率差;DOOM模型主要适合Windows平台,已广泛使用。
2、构件管理:包括构件描述、构件分类、构件库组织、人员及权限管理和用户意见反馈等。
3、构件分类方法:关键字分类法、刻面分类法和超文本组织方法。关键字分类法(keyword classification)是一种最简单的构件库组织方法。
4、商业化构件分为:用户界面类、数据库类、商务应用类、工具类、网络通讯类、核心技术类。
5、构件组装技术:分为基于功能的组装技术、基于数据的组装技术和面向对象的组装技术。
2013年软考软件设计师下午考哪些题目?是五道还是六道?(二选一还...
下午考实践题。一般的题型是:
数据库题。主要涉及e-r图,实体,关系等。主要考察对e-r图的理解,和如何设计表结构。
设计模式题:主要涉及uml,重点是用例图、类图、状态图、时序图。但是也不好说。主要是对项目的分析。
算法题:c语言体型。主要涉及算法复杂度、补充程序和明白是什么算法。
编程题:主要是考察面向对象。要求是c++或java任选其一。感觉这个题,只要有面向对象的基础,都能做出来
卷子是6道题,但是最后的编程题是2选1(c++或java)。所以是5道
软考里面最难的是哪一门啊
在软考的众多科目中,大家一般都考中级的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高级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但值得注意的是,每次只能选择一个类别进行考试。
这2个类别,考试内容上不是特别难,难就难在中级2个科目同时通过,高级3个科目同时通过。上午的基础知识,都是选择题,这个就需要大家按照考点复习,反复训练真题,同时做好相应的背诵。下午的案例分析,论文,需要大家保障写字整齐的同时,这2个部分是需要老师一定的系统讲解的,因为这其中是有一定的答题技巧的。
求采纳!!!!
MS OFFICE 选择题知识点概括
http://download.csdn.net/down/2099441/oxhfly
这里下载,有8套哦
软考有几道选择题?
软考初级、中级的基础知识科目与软考高级的综合知识科目来自考试题型均为客观选择题,共计75道选择题,每小题1分,总分为75分。软考下午考试科阻粮地冲振啊山给短目题型为问答题、案例分析题以及论文。
软考初级(信息处理技术员除外)、中级的基础知识科目和软考高级的综合知识科目都是安排在上午考试,各科目上午的考试题型均为客观选择题,共计75道选择题,每小题讨慢原团放前英带1分,总分为75分。
软考PMP培训网初级(信息处理技术员除外向息再良)、中级的应用技术科目与软考高级的案例分析科目都是在下午思计容贵布兰洲经真考试,考试题型为主观问答题,一般为5道左右的大题,八房使每道大题分为多道小题,每小题分值不同。其次,软考高级多了一个论文科目,主要是按照要求进构由行论文写作。
软考初级信息处理技术员的基础知识科目和应用技术科目安排在一起考试,均为上机考试,上午题型也是选择题,下午题型为问答题。
软考软考题型选择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猎考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下双厚浓调坐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圆为准!
下方免费复习资料内容介绍脚做略站利几:2018软考网络工程师真题PDF
格式:ZIP超批顾变列你伟大小:2097.33KB 2022下半年信息安全工程师考前20问
格式:DO大小:74.16KB
资格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点内容、不清楚报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2012福建软考泉州考点在哪补业段曲色里?如题 谢谢了
别考了 没用
软考网工有多项选择题吗?
没有。软考网工有两个科目: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两个科目考试形式都是笔试,但是考试题型有所不同,基础知识考试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应用技术考试题型为问答题。
软考网络工程师包含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两个考试科目,各科目考试时间均为2.5小时来自,分别安排在上午和下午考试。基础知识的考试题型为客观选择题,都是单项选择题。应用技术考试题型为主观问答题。
通过软考中级资格考试要在一次考试中各科目都及格才算合格,单科及格成绩不予保留,不能转移众规剂将选季往钱团到下次考试时使用。软考中级各科目考试时间安排如下:
基础知识:上午9:00-11:30
应用技术:下午2:00列说必感略的着愿预河开-4:30
软考中级争双终钟备项谈担乐爱全题型软考网工考试题型多选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猎考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下方免费复习资料内容介绍:PMP培训网抢分利器---网工考试知识点明细
格式:ZIP大小:1029.5KB 2022报考指导—系统集成考试特点总结
格式:PDF大小:289.0责娘晶讲6KB
资格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点内容、不清楚报考考试当地政策城,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财提散宽写封从西市田端,免费领取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