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分层架构模式:将系统分为若干层,每层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实现了系统的松耦合和高内聚。
2. MVC架构模式:将系统分为模型、视图和控制器三个部分,实现了系统的分离和可扩展性。
3. 服务架构模式:将系统分为若干个服务,每个服务提供特定的功能,通过服务之间的调用实现系统的功能。
4. 微服务架构模式:将系统分为若干个小型的服务,每个服务独立部署和运行,通过服务之间的调用实现系统的功能。
5. 事件驱动架构模式:将系统分为若干个事件和事件处理器,通过事件的触发和处理实现系统的功能。
6. 领域驱动设计模式:将系统分为若干个领域,每个领域包含特定的业务逻辑和数据模型,实现了系统的高内聚和可维护性。
7. 消息队列架构模式:将系统分为若干个消息队列,通过消息的发布和订阅实现系统的异步通信和解耦。
![](/d/file/uploads//4/1.jpg)
8. 容器化架构模式:将系统部署在容器中,实现了系统的快速部署、扩展和管理。
9. 无服务架构模式:将系统的业务逻辑和数据存储都交给云服务提供商处理,实现了系统的高可用和弹性。
10. 分布式架构模式:将系统分布在多个节点上,通过节点之间的通信实现系统的功能,实现了系统的高可用和可扩展性。
不同的软件架构模式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需求,开发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架构模式来设计和实现软件系统。
![](/d/file/uploads//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