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师所做的工作就是项目管理。具体来讲,他的工作职责也就包含了对项目管理这个概念本身的解释。不过到了具体的项目上,当然存在一定的差异。
项目:项目是一次性、多任务的工作,具有明确规定的开始和结束日期、特定的工作范围、预算和要达到的特定绩效水平。简单的说,一个项目就是一个计划要解决的问题。
项目管理:对那些要达到项目目标必须执行的活动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
扩展资料:
PMP竖起职场新阶梯PMP已在国际上树立了其权威性。项目管理职业已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黄金职业”。在我国许多媒体已把PMP称为继MBA,MPA之后的三大金字招牌之一。
PMP已成为了一个国际性的认证标准,现在同时用英语、德语、法语、日语、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中文等九种语言进行认证考试。
目前PMP证书已成为国际通用的职业管理资格标志性证书。PMP(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指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资格认证。
它是由PMI发起的,严格评估项目管理人员知识技能是否具有高品质的资格认证考试。其目的是为了给项目管理人员提供统一的行业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项目管理师
项目管理师的岗位职责
项目管理师的岗位职责
项目管理师是一种对项目管理专业人员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和创新意识的综合评估证明,具有广泛的认可度和专业权威性,代表了当今国内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资格认证的最高水平。那么项目管理师的岗位职责是什么呢?下面就来和我一起了解项目管理师的岗位职责吧。
一、投资管理
1. 确定投资的重点领域及区域,配合公司制定投资发展规划,确保投资活动的健康持续发展;负责项目开发工作,参与项目渠道建设,筛选符合公司投资方向与要求的项目,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目标企业沟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2. 依据公司发展战略规划,参与或主导投资项目的评估、审核、协议谈判等工作,全面了解项目情况,完成行业研究并撰写投资决策报告,为公司投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3. 负责已投资项目的'跟踪管理,对项目风险进行评估、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对已投资项目向公司提供退出方案建议。
4. 负责对外投资项目信息的搜集、统计和筛选工作,为公司储备、筛选投资项目并做好初步分析;
二、运营管理
1. 制定和优化运营策略,负责对应产品的日常运营工作;
2. 负责组织、策划和实施线上、线下活动;
3. 与行业内伙伴建立、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推动对外合作拓展;
4. 分析用户需求,不断完善产品,增强与用户的互动,建设并维护核心用户群,提高用户活跃度和粘度;
5. 负责跟踪产品运营数据,分析用户行为及反馈,持续改善产品用户体验;
6. 负责运营团队的组建和管理;
7. 达成用户量、活跃用户量和市场占有率等推广指标;
三、日常管理
1. 拟订公司投资和融资管理制度和流程,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2. 负责与各金融机构、银行、政府及相关机构联络、接洽;
3. 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临时工作任务。
;项目管理师的英文简写
PM(Program Manager)
PMP(项目管理师)的简单认识
在此将我对PMP的一点点了解列出,仅供参考: 1.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目前推出了两个认证:PMP(项目管理师)和CAPM(项目管理助理师).PMP目前已得到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普遍认可,1999年在所有认证考试中第一个获得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同时在全球用英语、德语、法语、日语、韩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希伯来语、俄语和中文11种语言进行考试。 2.关于PMI:截至06年11月会员总数222734,其中个人会员总数217938人,会员国家数157个,认证的PMP®总数216215人;全球已批准成立的PMI分会250个。PMI企业理事会成员单位:埃森哲公司、BAE系统、美洲银行、波音公司、博思艾伦、波士顿大学、第一资本金融公司、德勤(英国)、美国国防部–国防采购大学、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IBM、ICF 咨询集团、国际学习集团、毕马威、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诺基亚OYJ、SAP、西门子商业服务、南方公司、美国能源部–建筑和工程管理办公室、华盛顿国际集团-能源与环境事业部等23个.宗旨: 本协会是自治性、非营利、不纳税的会员制团体,旨在推进项目管理科学及实践的有效而恰当的应用,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追求卓越。 3.报名PMP的人员,对其个人的项目管理经验有明确严格的要求,报名考试者必须具备以下两类情况之一: 第一类: 申请者需具有学士学位或同等学历或以上者 要求申请者至少具有4500小时的项目管理经历,并且在申请之日前6年内,累计项目管理月数至少达36个月。 第二类: 申请者不具备本科学历或同等学历或以下者 要求申请者至少具有7500小时的项目管理经历,并且在申请之日前8年内,累计项目管理月数至少达60个月。 4.2000年国家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与PMI签署合作协议,成为PMI在华唯一一家负责项目管理资格认证考试和教育培训的机构。在中国,PMP的认证程序和培训均为中文,2004年国家外国专家局与PMI商定,由英文考试改为中英文考试,具体考试组织和管理由国家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负责组织实施。 5.在取得项目管理PMP证书后,为加强PMP的专业持续发展,鼓励和认可个人学习机会,维持PMP的国际证书信誉,保持个人证书的持续有效性,PMI要求所有通过认证的专业人士必须每三年进行资格审核,同时要继续从事项目管理工作并不断发展以获得提高。
项目管理师是做什么的?负责什么的?
项目管理师所做的工作就是项目管理。具体来讲,他的工作职责也就包含了对项目管理这个概念本身的解释。不过到了具体的项定雷目上,当然存在一员呀不鱼措冷总素议定的差异。
项目:项目是一次性、多任务的工作,具有明确规定的开始和结束日期、特定的工作范围、预算和要达到的特定绩效PMP培训网水平。简单的说,一个项目就是一个计划要解决的问题。
项目管理:对那些要达到项目目标必须执行的活动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
扩展资料:
PMP竖起职场新阶梯PMP已在国际上树立了其权威性。项目管理职业已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黄金职业”。在我国许多媒体已把PMP称为继MBA,MPA之后的三大金字招牌之一。
PMP已成为了一个国际性的认证标准,现在同时用英语、德语、法语、日语、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中文等九种语言进行认证考试。
目前PMP证书受巴试形财香尽美频钟已成为国际通用的职业管理资格标志性证书。PMP(Project Management Prof守essional浓氢)指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资格认证。
它是由PMI发起的,严跟格评估项目管理人员知识技能是否具有高品质的资格认证考试。其目的是为了给项目管理人员提供统一的行业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项目管理师
软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考试要求是什么?考试范围有哪些
做颂迅软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是软件水平考试中比较高级的一场考试,考试对考生的要求也相对较高,想要顺利通过考试,就要对考试有全面的了解,接下来,就请跟随的脚步,一起来看看吧!
一、考试说明
1.考试目标
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具止刑被密低队空听脱备管理信息系统项目致核急都你到价特别是管理大型项目和多个项纯此目的能力,具备实施企业级项目管理的能力。
针号吧省台还草 能够熟练运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知识牛课体系、相关技术、技能和方法,对信息系统项目的实施进行有效的管理,确保项目在一定的约束限制下能够达到预期项目目标;能对制订的项目管理计划、项目实施的绩效、风险和成果进行有效地分析和评估;能够有效指导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的工作。
能够综合运用项目集管理(大型项目管理)、项目组合管理、组织战略实施的项管知识和技能,行急表假石罗叫衡管理复杂项目、大型项目和多项目;能够根据组织战略制定和建立组织级项目管理体系和项目集管理的相关标准;能够管理或领导项目管理办公室,能够为项目提供人员调配、综合采购、流程规范、战略引领、综合测试和过程改进等方面的制度、机制来自或环境。
具备高级工PMP培训网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2.考试要求
(1)熟悉信息化知识、信息化技术和信息系统,了解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有关政策发展规划;
(2)掌握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过程、方法技术和工具;
(3)掌系发农钢钢轮杀毫次握由项目、项目集、项目组合、项目管理办公室等组成的组织级项核型病抓目管理体系;
(4)掌握信息系统项目集管理的知识、方法、工具和流程;
(5)掌握信息系统项目组合管理的知识、方法、工具和流程;
(6)熟悉组织流程与项室案这极罗多万度目管理流程改进、项目治理等方面的基本内容;
(7)掌握项目管理、项目集管理和项目组合管理等与组织战略的关系,能够充分利互首水识聚期船足既武否用组织战略来指导项目的实施;
(8)熟悉或掌握计算机系统、软件、网络、数据管理和信息系统集成知识、方法或技能;
(9)熟悉信息安全相肥立城子若丝关知识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10)了解信息席胡系统综合测试、综合监控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方法和很庆担指找雷故流程;
(11)了解信息系统服希工程监理、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信息系统服务管理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12)粉高器远浓编练定熟悉管理科学相关基本知识,掌握线性规划、决策论应用等相关方法;
(13)熟悉信息通信领域有关味艺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
(14)熟悉项目管理师职业道德要求;
(15)熟练阅读和正确理解相关领域的英文资料。
3.本考试设置的科目
(1)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综合知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笔试,选择题;
(2)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案例分析,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笔试,问答题;
粮 (3)信息系统运视青真挥大欢敌宁的项目管理论文,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笔试,作文。
二、考试范围
考试科目 1: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综合知识
1.信息化和信息系统
1.1 信息系统及其技术和开发方法
1.1.1 信息验导京死系统基础
信息和信息系统的含义、特征或属性
信息系统的目标和构成
信息系统生命周期模型
1.1.2 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方法
1.1.3 常规信息系统集樱晌成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标准与协议、网络设备、网络接入、网络设计与规划、性能指标)
服务器技术(体系结构、性能指标)
存储技术
数据库技术(数据库管理体系、数据仓库)
中间件技术
高可用性和高可靠性的规划与设计
1.1.4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及其生命周期
软件架构(定义、模式、分析与评估)
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与开发
软件工程的过程管理
软件配置管理
软件的质量管理及其评估
软件测试及其评估
软件集成技术与管理
1.1.5 新一代信息技术
物联网
云计算
大数据
移动互联
大型信息系统
1.2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
1.2.1 信息安全基础
信息安全的有关概念
信息加密、解密与常用算法 1.2.2 信息系统安全
常用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技术、设备、设施、工具和方法
1.3 信息化发展与应用
1.3.1 信息化发展与应用的新特点
1.3.2 信息化发展战略
区域信息化
领域信息化
1.3.3 电子政务
1.3.4 电子商务
1.3.5 工业和信息化的融合
1.3.6 智慧化
1.4 信息系统服务管理
1.4.1 信息系统服务业及发展
1.4.2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概念和发展
1.4.3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的概念和发展
1.4.4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的标准和框架
1.5 信息系统规划
1.5.1 大型信息系统
1.5.2 信息系统的规划流程
1.5.3 信息系统的规划工具
1.6 企业首席信息官及其职责
2.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基础
2.1 项目管理的理论基础与体系
2.1.1 项目管理基础
2.1.2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构成
2.1.3IPMP/PMP®
2.1.4PRINCE2®
定义与结构
原则
主题
流程
工具
2.1.5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2.1.6 项目管理的量化
2.2 组织结构对项目的影响
2.3 信息系统项目典型生命周期模型
瀑布模型
V 模型
原型化模型
螺旋模型
迭代模型
敏捷开发模型
2.4 单个项目的管理过程
3.立项管理
3.1 立项管理内容
3.2 可行性研究
3.3 项目评估与论证
4.项目整体管理
4.1 项目整体管理的含义、作用
4.2 项目整体管理过程
4.2.1 制订项目章程
4.2.2 编制项目管理计划
4.2.3 指导与管理项目工作
4.2.4 监控项目工作
4.2.5 项目整体变更控制
4.2.6 结束项目或阶段
4.3 项目整体管理的技术和工具
5.项目范围管理
5.1 项目范围管理的含义和作用
5.2 项目范围管理过程
5.2.1 规划范围管理
5.2.2 收集需求
5.2.3 定义范围
5.2.4 创建工作分解结构 WBS
5.2.5 确认范围
5.2.6 控制范围
5.3 项目范围管理的技术和工具
6.项目进度管理
6.1 项目进度管理的含义和作用
6.2 项目进度管理过程
6.2.1 规划进度管理
6.2.2 定义活动
6.2.3 排列活动顺序
6.2.4 估算活动资源
6.2.5 估算活动持续时间
6.2.6 制订进度计划
6.2.7 控制进度
6.3 项目进度管理的技术和工具
7.项目成本管理
7.1 项目成本和成本管理基础
7.2 项目成本管理过程
7.2.1 规划成本管理
7.2.2 估算成本
7.2.3 制订预算
7.2.4 控制成本
7.3 项目成本管理的技术和工具
8.项目质量管理
8.1 质量管理基础
8.2 项目质量管理过程
8.2.1 规划质量管理
8.2.2 实施质量保证
8.2.3 控制质量
8.3 项目质量管理的技术和工具
9.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9.1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基础
9.2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过程
9.2.1 规划人力资源管理
9.2.2 组建项目团队
9.2.3 建设项目团队
9.2.4 管理项目团队
9.3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技术和工具
10.项目沟通管理和干系人管理
10.1 项目沟通管理基础
10.2 项目沟通管理过程
10.2.1 规划沟通管理
10.2.2 管理沟通
10.2.3 控制沟通
10.3 项目沟通管理的技术和工具
10.4 项目干系人管理基础
10.5 项目干系人管理过程
10.5.1 识别干系人
10.5.2 规划干系人管理
10.5.3 管理干系人参与
10.5.4 控制干系人参与
10.6 项目干系人管理的技术和工具
11.项目风险管理
11.1 风险和项目风险管理基础
11.2 项目风险管理过程
11.2.1 规划风险管理
11.2.2 识别风险
11.2.3 实施定性风险分析
11.2.4 实施定量风险分析
11.2.5 规划风险应对
11.2.6 监控风险
11.3 项目风险管理的技术和工具
12.项目采购管理
12.1 采购管理基础
12.2 采购管理过程
12.2.1 规划采购管理
12.2.2 实施采购
12.2.3 控制采购
12.2.4 结束采购
12.3 采购管理的技术和工具
12.4 招投标方法和程序
13.项目合同管理
13.1 合同管理基础
13.2 合同管理过程
13.2.1 合同签订
13.2.2 合同履行
13.2.3 合同管理
档案管理
索赔管理
违约管理
13.2.4 合同收尾
13.3 合同管理的技术和工具
14.信息文档管理、配置管理与知识管理
14.1 信息系统项目相关信息文档及其管理
14.2 配置管理基础
14.3 知识管理基础
15.项目变更管理
15.1 变更管理角色职责
15.2 变更管理工作程序
15.3 项目变更管理与其他管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16.战略管理
16.1 组织战略管理
16.1.1 战略与战略管理
16.1.2 组织战略的主要内容
16.1.3 战略实施过程分解
16.1.4 战略监控
16.1.5 战略评价
16.2 组织战略的类型和层次
16.2.1 组织战略类型
16.2.2 组织战略层次
16.2.3 组织战略目标分解
16.2.4 组织战略与项目管理
17.组织级项目管理
17.1 组织级项目管理概述
17.2 组织级项目管理的内容
17.3 组织级项目过程管理
17.4 组织级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17.5 组织级项目管理流程体系设计
17.6 组织级项目管理信息系统(PMIS)
18.流程管理
18.1 流程管理基础
18.2 流程分析、设计、实施与评估
18.3 流程重构与改进
18.4 项目管理流程的管理和优化
19.项目集(大型项目)管理
19.1 项目集管理基础
19.1.1 项目集管理标准
19.1.2 项目集相关角色界定
19.1.3 项目集经理的角色及其具有的知识和技能
19.2 项目集与战略一致性
19.2.1 项目集与组织战略的一致性
项目集商业论证
项目集计划
19.2.2 项目集线路图
19.2.3 环境评估
事业环境因素
环境分析
19.3 项目集生命周期和收益管理
19.3.1 项目集生命周期
项目集定义阶段
项目集收益交付阶段
项目集收尾阶段
19.3.2 项目集收益管理
项目集收益识别
项目集收益分析与规划
项目集交付
交付项目集收益
项目集收益维持
19.4 项目集干系人管理
19.4.1 项目集干系人识别
19.4.2 编制项目集干系人管理计划
19.4.3 管理项目集干系人
19.4.4 监控项目干系人
19.5 项目集治理
19.5.1 项目集治理委员会及其责任
项目集治理与组织愿景
项目集的批准、签署和启动
项目集筹资
建立项目集治理计划
沟通与签署项目集成功标准
批准项目集方法与计划
项目集绩效支持
项目集报告与控制
项目集组件启动移交和收尾
19.5.2 项目集组件治理与其他支持活动
项目集组件治理
项目集信息系统
项目集知识管理
项目集管理审计支持
19.6 项目集管理支持过程
19.6.1 项目集整合管理
19.6.2 项目集沟通管理
19.6.3 项目集财务管理
19.6.4 项目集采购管理
19.6.5 项目集质量管理
19.6.6 项目集范围管理
19.6.7 项目集资源管理
19.6.8 项目集风险管理
19.6.9 项目集进度管理
20.项目组合管理
20.1 项目组合管理基础
20.1.1 项目组合管理概念
项目组合管理和组织治理的关系
项目组合管理模块
项目组合管理办公室和组合经理角色
项目组合管理过程周期
20.1.2 项目组合管理过程组
定义过程组
调整过程组
授权与控制过程组
20.1.3 项目组合管理过程的相互作用
常见的输入和输出
贯穿项目组合过程的关键可交付成果
20.2 项目组合治理管理
20.2.1 制订项目组合管理计划
20.2.2 定义项目组合
20.2.3 优化项目组合
20.2.4 授权项目组合
20.2.5 规定项目组合监督
20.3 项目组合绩效管理
20.3.1 制订项目组合绩效管理计划
20.3.2 管理供应与需求
20.3.3 管理项目组合价值
20.4 项目组合风险管理
20.4.1 制订项目组合风险管理计划
20.4.2 管理项目组合风险
21.项目管理办公室
21.1 组成、只能和类别
21.2 项目管理师在组织级 PNO 中的职责
21.3 组织级项目管理办公室
21.4 项目集和项目集管理办公室
22.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22.1 信息系统安全策略
22.1.1 信息系统安全策略的概念与内容
22.1.2 建立安全策略需要处理好的关系
22.1.3 信息系统安全策略设计原则
22.1.4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22.2 信息安全系统工程
22.2.1 信息安全系统工程概述
22.2.2 信息安全系统
22.2.3 信息安全系统架构体系
22.2.4 信息安全系统工程基础
22.2.5 信息安全系统工程体系结构
ISSE-CMM 基础
ISSE 过程
ISSE 体系结构
22.3PKI 公开密钥基础设施
22.3.1 公钥基础设施(PKI)
22.3.2 数字证书及其生命周期
22.3.3 新人模型
22.3.4 应用模式
22.4PMI 权限(授权)管理基础
22.4.1 PMI 权限(授权)管理基础设施
22.4.2 PMI 与 PKI 的区别
22.4.3 属性证书定义
22.4.4 访问控制
22.4.5 PMI 支撑体系
22.4.6 PMI 实施
22.5 信息安全审计
22.5.1 安全升级概念
22.5.2 建立安全审计系统
基于入侵监测预警系统的网络与主机信息监测审计
重要应用系统运行情况审计 22.5.3 分布式审计系统
23.知识管理
23.1 知识和知识管理概念
23.2 知识管理常用的方法和工具
23.3 知识产权保护
24.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24.1 法律
24.1.1 合同法
24.1.2 招投标法
24.1.3著作权法
24.1.4政府采购法
24.2标准
24.2.1基础标准
信息技术软件工程术语 GB/T 11457-2006
信息处理 数据流程图、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程序网络图和系统资源图的文件我符号及约定 GB/T 1526-1989
信息处理系统 计算机系统配置图符号及约定 GB/T 14085-1993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知识体系指南 GB/Z 31102-2014
24.2.2生存周期管理标准
信息技术 软件生存周期过程 GB/T 8566-2007
系统工程 系统生存周期过程 GB/T 22032-2008
系统与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环境服务 GB/T 30972-2014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 GB/T 14394-2008 24.2.3 文档化标准
系统与软件工程 用户文档的管理者要求 GB/T 16680-2015
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 GB/T 8567-2006
计算机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规范 GB/T 9385-2008
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规范 GB/T 9386-2008
24.2.4质量与测试标准
软件工程 产品评价 第 1 部分:概述 GB/T 18905.1-2002
软件工程 产品评价 第 2 部分:策划和管理 GB/T 18905.2-2002
软件工程 产品评价 第 3 部分:开发者用的过程 GB/T 18905.3-2002
软件工程 产品评价 第 4 部分:需方用的过程 GB/T 18905.4-2002
软件工程 产品评价 第 5 部分:评价者用的过程 GB/T 18905.5-2002
软件工程 产品评价 第 6 部分:评价模块的文档编制 GB/T 18905.6-2002
软件工程 产品质量 第 2 部分:外部度量 GB/T 16260.2-2006
软件工程 产品质量 第 3 部分:内部度量 GB/T 16260.3-2006
软件工程 产品质量 第 4 部分:使用质量的度量 GB/T 16260.4-2006
25.管理科学基础知识
25.1数学建模基础知识
25.2数据分析处理基础知识
25.3运筹学基本方法
25.4数学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25.5系统管理基础知识
26.专业英语
26.1具有高级工程师所要求的英语阅读水平
26.2掌握本领域的英语词汇
27.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职业道德规范
考试科目 2: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案例分析
1.信息化和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1.1信息系统及其技术和开发方法
1.2信息化发展与应用
1.3信息系统综合测试与管理
1.3.1测试内容和方法
1.3.2测试需求分析与设计
1.3.3测试流程
1.3.4测试执行与评估
1.3.5测试过程管理
2.信息系统项目管理
2.1立项管理
2.1.1可行性研究
2.1.2项目评估与论证
2.2采购和合同管理
2.3项目启动
2.4项目资源管理
2.4.1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2.4.2项目成本管理
2.5项目规划
2.6项目实施与团队建设
2.6.1项目绩效检查与评估
2.6.2项目控制
2.6.3项目团队建设
2.6.4项目干系人管理
2.7项目整体管理
2.8项目范围管理
2.9进度管理
2.10成本管理
2.11质量管理
2.12风险管理
2.13项目监督与控制
2.14变更管理与控制
2.15项目收尾管理
3.信息系统服务管理
3.1信息系统服务管理计划的制订和执行
3.2信息系统服务管理的绩效评估和持续改进
4.战略管理
4.1组织战略和组织战略管理
4.2组织级项目管理与组织战略
4.3战略管理与流程管理
5.项目集(大型项目)管理
5.1项目集收益管理
5.2项目集干系人管理
5.3项目集治理
5.4项目集管理支持过程
5.4.1项目集整合管理
5.4.2项目集沟通管理
5.4.3项目集财务管理
5.4.4项目集采购管理
5.4.5项目集质量管理
5.4.6项目集范围管理
5.4.7项目集资源管理
5.4.8项目集风险管理
5.4.9项目集进度管理
6.项目组合管理
6.1项目组合管理过程组
6.2项目组合治理管理
6.3项目组合绩效管理
6.4项目组合风险管理
7.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7.1信息安全管理的组织
7.2信息安全管理计划的制订和执行
7.3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评估
7.4信息安全管理过程的监控与改进
7.5信息安全审计
考试科目 3: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论文
根据试卷上给出的与项目管理有关的二个论文题目,选择其中一个题目,按照规定的要求撰写论文和摘要。论文涉及的主题包括:
1.信息系统项目管理
1.1立项管理
1.2采购和合同管理
1.3项目启动
1.4管理项目资源
1.4.1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1.4.2项目成本管理
1.5项目规划
1.6项目实施
1.7项目整体管理
1.8项目范围管理
1.9进度管理
1.10成本管理
1.11质量管理
1.12风险管理
1.13项目收尾管理
1.14项目绩效管理
1.15沟通与项目干系人管理
1.16企业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体系的建立与维护
1.17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维护
1.18项目治理
2.信息系统服务管理
3.战略管理与组织级项目管理
4.项目集(大型项目)管理
4.1项目集收益管理
4.2项目集干系人管理
4.3项目集治理
4.4项目集管理支持过程
5.项目组合管理
5.1项目组合管理过程组
5.2项目组合治理管理
5.3项目组合绩效管理
5.4项目组合风险管理
6.信息系统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