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会计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记录、分类、汇总、报告和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学科。
会计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财务信息:会计通过记录、分类、汇总、报告和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供财务信息,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
(2)监督经济活动:会计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的记录和分析,可以监督企业的经济活动,防止经济犯罪的发生。
(3)评价企业绩效:会计通过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分析,可以评价企业的绩效,为企业的管理提供依据。
2. 会计的基本假设
会计的基本假设包括货币计量假设、实体假设、会计期间假设和持续经营假设。
(1)货币计量假设:会计记录的经济活动必须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以便进行比较和分析。
(2)实体假设:企业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与企业所有者和其他企业区分开来。
(3)会计期间假设:企业的经济活动应该按照一定的时间段进行记录和报告,以便进行比较和分析。
(4)持续经营假设:企业应该在可预见的未来持续经营下去,因此会计记录的经济活动应该基于持续经营的前提下进行。
3. 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1)资产:企业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包括现金、存货、固定资产等。
(2)负债:企业应该
![](/d/file/uploads//5/1.jpg)
偿还的债务或者义务,包括应付账款、借款、应付工资等。
(3)所有者权益: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的权益,包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
(4)收入: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获得的经济利益,包括销售收入、利息收入等。
(5)费用: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成本或者费用,包括人工成本、租金、水电费等。
4. 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是会计基础知识中最基本的公式,它表达了企业财务状况的基本关系。会计等式的公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是企业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负债是企业应该偿还的债务或者义务,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的权益。资产等于负债加上所有者权益,表明了企业的资产来源和运用的基本关系。
第二节 会计核算方法
1. 会计核算方法的分类
会计核算方法主要包括现金制度和计价制度两种。
(1)现金制度:现金制度是指企业只记录现金收支的核算方法,不记录其他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情况。现金制度适用于小企业和个体经营者。
(2)计价制度:计价制度是指企业记录所有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情况,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计算资产和负债的价值。计价制度适用于中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
2. 计价制度的基本方法
计价制度主要包括历史成本法、市场价值法和实际价值法三种基本方法。
(1)历
![](/d/file/uploads//5/10.jpg)